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内分泌科 > 下丘脑-垂体疾病 > 骨质疏松症
编号:219491
预防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2年10月29日 999健康网
     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1932年就有人报道。所谓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的减少,导致骨脆性增加。激素能促使骨钙的游离,抑制肠道钙的吸收,增加尿钙的排泄,从而使人体内的钙丢失,导致了骨质疏松。由于红斑狼疮病人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来控制疾病,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医生和病人的高度重视,要积极采取措施,控制或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。首先要定期检查,看看有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。过去采用的是X线腰椎摄片来诊断,由于这个方法不精确,而且每次摄片的条件不一样,所以诊断率较低,目前逐渐被骨密度测定仪代替,其中以测腿、脊椎这些持重骨的密度的机器灵敏度较高,一般可以每3—6个月测定1次,动态地观察骨密度变化。如果激素使用的剂量较大,如每日30毫克,则最好1—2个月测定1次。使用激素的剂量尽量要小。只要能控制住疾病就可以了。同时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,来对抗骨质疏松。有条件的可用降钙素治疗,它能促使钙离子进入骨组织。其他还有适当的运动来促进新陈代谢等。

    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是一个悄悄的、厉害的杀手,所以每个病人要警惕,每日要坚持用补钙等方法来对抗,防止它的发生,一旦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,而自己还不知道,则后果是很严重的。

    999健康网, http://www.100md.com